什么是VoIP?
(编辑:jimmy 日期: 2025/1/10 浏览:2)
什么是VoIP?
——2004年最热门的互联网词汇之一:VoIP
VoIP是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指的是将模拟的声音讯号经过压缩与封包之后,以数据封包的形式在IP
网络的环境进行语音讯号的传输,通俗来说也就是互联网电话、网络电话或者简称IP电话的意思。VoIP技术是目前互联网应用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成为2004年全球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十大趋势之一(eMarketer)。
VoIP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语音的压缩算法对语音数据编码进行压缩处理,然后把这些语音数据按 TCP/IP
标准进行打包,经过 IP 网络把数据包送至接收地,再把这些语音数据包串起来,经过解压处理后,恢复成原来的语音信号,从而达到由互联网传送语音的目的。
IP 电话的核心与关键设备是 IP 网关,它把各地区电话区号映射为相应的地区网关 IP 地址。这些信息存放在一个数据库中,数据接续处理软件将完成呼叫处理、数字语音打包、路由管理等功能。
在用户拨打长途电话时,网关根据电话区号数据库资料,确定相应网关的 IP 地址,并将此 IP 地址加入
IP 数据包中,同时选择最佳路由,以减少传输时延, IP 数据包经 Internet 到达目的地的网关。在一些
Internet 尚未延伸到或暂时未设立网关的地区,可设置路由,由最近的网关通过长途电话网转接,实现通信业务。
下面一篇文章是摘自通信世界网的一篇有关VoIP的文章,如果您能希望了解更多的信息,也许会有所帮助。
VoIP,电话新革命从美国开始(通信世界网
Cww.net.cn 2004年1月14日 刘欣)
fangVoIP,VoiceoverIP,俗称互联网电话,被称为颠覆美国电话业的一场新革命。随着宽带业务的普及,VoIP被越来越多的用户认可。在2003年底,VoIP终于被美国几大运营商列为正式服务项目面向用户推出,这是否预示着新的革命揭开了序幕?
VoIP之路方兴未艾
美国Jupiter分析公司预言:互联网电话正在从IT专业人士青睐的高科技摇身变为普通用户力所能及的事物。从2003年到2007年,全美上网播打电话的家庭预计将由10万猛增至400万。
这种强劲的发展态势和美国的宽松政策是密不可分的。
从一开始,美国就将互联网电话归类为增值业务,美国法院又将互联网电话定义为不受监管的领域,让服务提供商在提供互联网电话长途电话业务时,免于向本地电话公司交纳占长途电话费40%左右的接入费。宽松的政策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众多传统和新型的电信公司加入到VoIP的研究、开发和经营队伍中。
在VoIP公用业务的不断普及过程中,传统I 服务商中分化出一些专营国际IP电话的网络经营公司,这些公司自建网络,配备网关和集中化的管理设施,具备端到端的管理能力,并且能提供各种特色服务,称为IT (电话I ),如美国ITXC公司,通过其专供各通信公司连接Internet电话的网络来实现语音互通。
这种条件下,传统电信运营商顺势而为的选择就是和IT 进行合作,作为美国骨干因特网接入提供商的 rint积极通过投资建设下一代网络来为更多用户提供Internet服务和物美价廉的VoIP业务。
长途电话巨头AT%26am T公司也感到了来自各方的压力,通过建立全球清算中心及与Net2phone签约等方式,将网络扩展到其它I ,把国际呼叫从租用线转到GlobalServices网上。2003年12月11日,AT%26am T终于一锤定音,宣布推出互联网电话服务,并计划在未来两年内用户达到百万人。除了首先在三个东海岸市场上推出互联网电话服务外,AT%26am T还将把VoIP拓展到现有的一些企业客户服务当中。
不甘落后的Quest通信国际也从2003年12月8日开始在其宽带用户内部推行互联网电话业务,此外,有线电视服务商也凭借其强大的有线电视网络前来分一杯羹,有线巨头时代华纳表示已经与斯普林特通信和MCI达成协议拓展VoIP服务。
看起来,新一轮的VoIP业务大战蓄势待发,而竞争也是让产业生命力旺盛的最佳方式。
VoIP之路扑朔迷离
尽管各家企业争先恐后,不甘落伍于市场,但一个决定性的问题仍悬而未决。无论这场争论能否得出一个满意的结论,在美国,互联网电话要成为一场真正的革命,取代传统铜电话线目前尚为时过早。电话公司认为,互联网电话所采用的新技术是采用语音数据打包,像电子邮件一样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的,因此互联网电话也应当享有和电子邮件一样的自由。而反对者则提出了“普遍服务基金”等政策管理方面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反驳。对此,美国的州政府的决策不尽相同。由于作为权威机构的FCC拒绝在短期内就此问题表态,互联网电话前途仍可谓扑朔迷离。事实上,如果互联网电话获得了真正的自由,随之而来的也必然是各类棘手的难题。
1.E911问题必须解决
“911”灾难性事故之后,美国加强了其E911无线紧急通信战略。在美国,E911是作为一种公共服务由传统电话运营商来提供的,而并非与商业合约捆绑销售。实际上,这就为用户选择通话模式产生了某种不稳定因素。当然,随着VoIP业务的不断拓展,现有的法规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
2.公共信息运输概念遭遇挑战
为大多数人提供服务的公共信息运输概念不再指向被严格监管的传统电话运营商,而越来越多地被新兴互联网电话服务商所分担。不过,需要分担的不仅是市场份额,还包括行业责任感,其中复杂的内涵值得各方仔细斟酌。
3.“普遍服务基金”被蚕食
如果FCC选择不向互联网电话收取监管费用,“普遍服务基金”的未来令人担忧。“普遍服务基金”的来源是从普通电话费中按比例扣除,用于向偏远地区的电话服务及其使用的互联网服务提供补贴。最糟糕的情形是,在不断扩容的互联网电话市场上,用户和服务提供商一同分享了“普遍服务基金”,从而导致FCC的这项基金有名无实。
4.《通信辅助法执行法案》需要重新修订
如果互联网电话成为未来的主流通信方式,美国国会于1994年通过的《通信辅助法执行法案》很可能就需要重新修订。其中的一些条款和目前VoIP的许多细节有所冲突,曾经规定被支持的“合法阻截”部分对VoIP或许不再适用。
美国VoIP的经验和启示
1.互联网电话和互联网接入相结合
从美国乃至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互联网电话和互联网的接入是密不可分的,高比率的互联网接入是互联网电话蓬勃发展的物质前提,而互联网电话的推广和普及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稳固互联网市场尤其是宽带市场。二者的结合,无论是技术上的整合,还是在销售上的捆绑,都可以建立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从而在传统电话行业中找到一个突破口。
不过,这也恰恰说明了不均匀的互联网接入率正在成为互联网电话的下一个障碍。互联网电话和互联网接入的结合很可能会导致现有的数字鸿沟加大加深,把这种高新技术的差异带入传统电话行业中。
2.政策监管:自由是把双刃剑
在监管政策上,美国和欧洲提供了两个不同的案例。如果说自由开放的美式政策为互联网电话提供了一个温暖的春天,那么,法规凌厉的欧洲则为它制造了一个严冬。二者的结果是有目共睹的。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先发展而后规范是美国的传统,因此,美国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互联网技术的根据地。但过速的发展同时也导致了不够成熟的技术被广泛普及,而一系列未能解决的问题则在用户享受高科技的同时带来了新的困扰。
自由是把双刃剑,为产业带来繁荣的同时也会让整个市场呈现出乱而无序的状态。
3.市场拓展的几个重点
由于技术本身的原因,互联网电话的用户往往要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首先是高新技术企业内部试用,然后是普通企业逐渐接受,最后是个人用户广泛普及。不同的用户群要求市场经营开发者必须有层次和针对性地对VoIP进行技术上和宣传上的规划。
在赢得用户的过程中,首要的重点是教育,互联网电话在美国的蓬勃发展的基础是用户对互联网本身的高度认知和信赖,这一点在互联网技术欠普及的南美地区就成为新技术推广的严重障碍。其次,价格并非永远的优势,对于企业用户来说,选择VoIP应该不仅仅是为了节约成本,还希望它能够包括更丰富而实用的功能,持续的技术创新才是长久之计。最后,不断进行市场细分将有助于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开发辅助功能。
资料链接:VoIP在其他国家
和美国相比,欧洲VoIP的发展状况则不尽人意。这是因为当互联网电话在欧洲大规模发展时,欧洲委员会采取了严格的管制措施,以保障传统电话公司的利益。
在日本,VoIP的一些技术创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日本软库企业(Softbank)的子公司 科技公司2002年推出的“ hone”互联网电话服务